8月26日上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8月26日央視新聞聯播對研討會進行了專門報道。
新聞聯播報道鏈接:https://news.cctv.com/2020/08/26/ARTIgW1DcKn4qvCgclqOWGjU200826.shtml
8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教授出席座談會,并圍繞“十四五”時期的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治理問題做重點發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江小涓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發言
8月26日上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由江小涓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并做輔導報告。研討會由黨委書記彭宗超主持,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薛瀾,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學院副院長楊永恒、朱旭峰、王亞華、鄧國勝,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謝矜,副書記周紹杰及院黨委委員、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師生代表等二十余人參加了研討會并做交流發言。本次研討會也是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一次專題學習活動。
江小涓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江小涓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介紹了專家座談會的主要內容,并圍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立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推進我們的研究教學工作”兩個問題分享了學習體會。她認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做出的戰略選擇,是適應我國比較優勢變化的要求,是適應我國競爭優勢成長的要求,是適應國際環境深刻調整的要求,是適應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既是為解決現實問題也是為謀劃長遠發展而提出的。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中國學術理論界的重大責任。她表示,服務國家發展、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公管學院的根本任務,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既是政治學習,也是專業需要,是我們研究和教學工作的根本指導和遵循。
胡鞍鋼做交流發言
胡鞍鋼在分析我國巨大發展潛力和長期優勢的基礎上,認為實施積極擴大內需戰略是一項長期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相輔相成。中國在世界疫情時代,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堅定實施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構建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兩大抓手,形成兩手合力,是重塑我國新優勢的戰略之舉。
薛瀾做交流發言
薛瀾表示,我國對科技創新的要求已從“高精尖”轉向大規模應用,我國在新技術的快速大規模應用方面具有制度優勢和巨大潛力。企業已經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的生力軍,要創造良好的環境,充分激發企業微觀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同時也要加快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加大科研單位改革,優化人才培養和成長環境。
楊永恒做交流發言
楊永恒表示,發展規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重要制度載體,也是為全球市場經濟國家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提供的“中國方案”。發展規劃所闡明的國家戰略意圖,對于市場主體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有助于克服傳統市場經濟體制中廣泛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市場盲目性。研究中國發展規劃理論,講好發展規劃的中國故事,是公共管理學科的責任和使命。
教師代表高宇寧(左一)、陳玲(左二)、趙禹程(右一)做交流發言
國際所教職工黨支部書記高宇寧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提出是站在歷史關口對“十四五”時期乃至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發展戰略格局的高度凝煉和概括,是對國民經濟循環理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認識從二元論到系統論的提高和發展。
院黨委委員、政策所教職工黨支部書記陳玲指出,中國有一大批中東部城市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評估中脫穎而出,反映了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具備國內大循環的巨大潛能。她表示,我們也要做好創新發展的理論研究,優化創新發展生態,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持續提高話語權和競爭力。
政府所博士后黨支部書記趙禹程認為,在當前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我們的研究方向也應適時調整,更加關注如何調節并發揮出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策略優勢,為國家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發展進行理論探索。
博士生代表柳馨(左一)、劉東浩(左二)、徐茂森(右一)做交流發言
學院博士生代表柳馨表示要將自己的研究充分和祖國需要、中國實踐相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強化博士研究問題意識的同時堅定中國立場,做立足中國實踐、具有中國特色、體察中國國情的學術研究,為社會創新治理貢獻青年學子的力量。
學院博士生代表劉東浩認為作為新時代公共管理學院的博士生,要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這是基本的政治遵循,也是青年人成長的思想指引;要自覺鍛造“三信”——信仰、信念、信心,始終辯證看問題,錘煉過硬本領。
學院博士生代表徐茂森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實踐是中國理論創新的“沃土”和“富礦”,作為清華公管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應立足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入了解社會實踐、熟練掌握研究方法,將研究扎根于祖國大地,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清華人的力量。
黨委書記彭宗超做總結發言
彭宗超在總結發言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于公共管理學科和清華公管學院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后續學院將利用各種機會繼續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牢記使命,不負時代,為服務國家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學院應有的貢獻。